曾經有友人說過,懂得打羽毛球就已經足夠,不用花錢去學,不過我真的不能忍受自己一錯再錯,而且不正確的姿勢也很容易令自己受傷,學不會游泳就學好羽毛球,嘩哈哈~ 這是今年的目標!
說起目標,想起一位友人最近報讀一個英文班。 因為底子不算很好,讀起來感到有點吃力,眼見同學們都擁有高學歷,令到她有一絲退縮的念頭。 很傻呀朋友仔,就是因為英文不好才會去上堂嘛! 既然大家都是一齊學習,有什麼不好意思呢?! 「學無前後、達者為先」,讀書不在乎多與少,最重要是汲取多少知識,所以嘛,你也要加油啊! 我記得小學寫紀念册的時候最喜歡就是寫這一句說話,短短八個字,就突顯中文的博大精深。
前兩天和女友煲劇 - 以30年代偽滿政府做背景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去過哈爾濱之後迷上了那個地方,我們一邊看,一邊對著戲裡的街道東指西指),身為教師的男主角與日籍教師打交道,反日情緒高漲的學生便在黑板上寫了「漢奸」二字來罵他,他向學生解釋「漢奸」是干了賣國求榮、認賊作父等事才被稱為「漢奸」,而他什麼也沒有做,所以應該要抹去「奸」字的「干」字部分,他一邊補上一個「又」字,一邊告訴大家,他和其他人並沒有分別,同樣只不過是「漢奴」。

再來看一個乾隆皇帝拆解「夫」字的故事:
乾隆到江南巡視,見一農夫扛著鋤頭,就故意跟身邊的宰相張玉書開玩笑: 「這是什麼人?」
張回答說:「他是個農夫。」
乾隆又問:「農夫的『夫 』字怎麼寫?」
張順口答道:「就是二橫一撇一捺,轎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匹夫之夫都是這麼寫。」
不料乾隆聽後搖頭說:「你這個宰相,連這個夫字的寫法也辨別不清。」
乾隆皇帝說:
「農夫是刨土之人,上寫土字,下加人字;
轎夫肩上扛竿,先寫人字,再加二根竹竿;
孔老夫子上通天文,下曉地理,這個夫字寫個天字出頭;
夫妻是兩個人,先寫二字,後加人字;
匹夫是指大丈夫,這個字先寫個大字,加一橫便是。
用法不同,寫法有別,不能混為一談啊。」
哈哈,不知道乾隆皇帝是否真的那麼厲害,不過我就覺得非常有意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