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們坐的是新巴,車廂內沒有提醒下車的顯示牌,朋友便問司機黃泥涌水塘應該在那裡下車,怎知道司機的回答是「就在黃泥涌峽道的最高點下車」。 答案真的很高! 唔落山又點知過左最高點呀大佬? Anyways, 我們一直留意路面狀況,遠遠看見前面好像沒路了,便意識到原來已經要到站。 一下車看見前面那個山坡就明白什麼是最高點,的確是形容得不錯! 但是一但錯過了就要在山下爬回來啦!
因為台灣朋友想吃海鮮,而她之前已經去過西貢跟 Lamma Island 這些專門生劏遊客的地方,所以我們便帶她到市中心一間價錢合理又不錯的地方賞賞香港的平民海鮮。

可能是太地道的關係,台灣朋友望著餐牌,覺得很 confused, 因為他們有很多詞語都跟我們的不一樣,例如「帶子」跟「瑤柱」,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形容才發現原來他們無論生的熟的都叫乾貝,這就是為什麼她覺得廣東話又特別難學的原因,除了很多音調是他們沒有的,更多的是兩地詞彙也不一樣。 在這幾天裡,台灣朋友偶而也會問這個字是什麼意思,那個字廣東話又怎麼念之類,笑料百出之餘,我們也學了很多,而印象最深刻的是「乞丐」這詞語。 有一天,她問「乞丐」的廣東話要怎麼念, 我們就說是「乞衣」,話口未完,有人就叻唔切搶住答「死乞衣」,哈! 什麼是狗眼看人低,一看這種人就知道,唔怪得你係我眼中唔係一個八婆,係一個---死---八---婆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