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個極度忙碌的聖誕 long weekend, 本來打算可以趁著三日假期休養生息,但突如其來的節目把時間鋪得密密麻麻,也沒有好好休息過就要繼續上班。
收到一年一度的 salary adjustment 通知信,今年升職竟然有我份,開心了大半天,冷靜下來後覺得 title 有點兒那個,是「驚」多於「喜」,我想像不到背著這個 title 來年轉工作,會有多艱辛.....
Anyways, 收到 bonus, 要獎勵下自己,呵呵呵~
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2010年12月24日星期五
公平點
「每一件禮物的背後,都有一個生命的故事;當購買發生的時候,這些生命同時產生轉變!」
公平點透過發展公平貿易從而 改善農民的生活:「他們可以組織一個農民合作社,透過農民合作社賣給一些入口商,那麼當中的時候就減少了中間很多很多層的中間人和收購商,那麼那些農民合作社,可以有更加強的議價能力,可以賣到一個合理價錢。」
樂施會的報告指出,咖啡店每賣出 1 杯咖啡,咖啡農只可獲得少於其售價的 1% 利潤。當咖啡在超市出售,咖啡農則可獲得其售價的 6% 利潤。其餘的利潤,大部分都落到焙炒商與零售商的手中。
何解? 原來 1 粒咖啡豆,由離開咖啡農至變成 1 杯咖啡,期間可以轉手多達 150 次。縱然近年咖啡價格已從 01 年的低潮回升,多出來的收入,並沒有惠及農民。
公平點是全港首家位於市區的公平貿易產品專賣店,於 06 年 12 月正式開業。除販賣常見的茶葉、咖啡等公平食品外,店內更有特色手工藝品。
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聖誕剪紙藝 (2)
2010年12月22日星期三
I Love Istanbul
終於有機會跟朋友來到這間聞名已久的 I Love Istanbul 品賞土耳其食品,來到這間餐廳門口,才發現這是一間樓上 cafés.
先來一客 Turkish Delight 土耳其軟糖。

土耳其軟糖是古時皇室專享的甜品,配上 Turkish Delight 這個富有異國情調的名字,吃起來真的很有味道。 個人喜歡有果仁及淡淡朱古力味的軟糖,而這裡的軟糖比起平時在 outlet 吃到的,好像又減了半份甜味,不知道是否為了要遷就香港人的口味呢? 問老闆娘可不可以試一試櫃子上其他口味的軟糖,她亦很好人樂意讓我們試試,可知道一顆糖好貴呢,我的同事們常常在 outlet 都不理它有多甜,把它整顆塞進口裡,就像Narnia 中的 Edmound 一樣,所以老闆娘也叫它們做魔幻王國軟糖。
整體來說,這裡的食物賣相吸引之外,味道確實很不錯,我們點了老闆娘推介的三個菜:
Saksuka with Yogurt 茄子薯仔乳酪 (吃素必選)

Yogurt Chicken 香草乳酪雞 (愛辣的一定要吃!)

Lamb Doner 羊肉烤餅 (很香口啊!)

不過整頓晚餐最美中不足的是坐位問題,因為地方比較狹窄,坐在盡頭靠廚房的位置常常要讓給老闆娘進出。 而 Openrice 上寫到這裡坐位有 20? 嗯嗯,很值得再去幫襯數一數是否能夠容納 20 人坐下啊! 希望老闆娘能夠盡快把餐廳擴充啦!
先來一客 Turkish Delight 土耳其軟糖。
土耳其軟糖是古時皇室專享的甜品,配上 Turkish Delight 這個富有異國情調的名字,吃起來真的很有味道。 個人喜歡有果仁及淡淡朱古力味的軟糖,而這裡的軟糖比起平時在 outlet 吃到的,好像又減了半份甜味,不知道是否為了要遷就香港人的口味呢? 問老闆娘可不可以試一試櫃子上其他口味的軟糖,她亦很好人樂意讓我們試試,可知道一顆糖好貴呢,我的同事們常常在 outlet 都不理它有多甜,把它整顆塞進口裡,就像Narnia 中的 Edmound 一樣,所以老闆娘也叫它們做魔幻王國軟糖。
整體來說,這裡的食物賣相吸引之外,味道確實很不錯,我們點了老闆娘推介的三個菜:
Saksuka with Yogurt 茄子薯仔乳酪 (吃素必選)
Yogurt Chicken 香草乳酪雞 (愛辣的一定要吃!)
Lamb Doner 羊肉烤餅 (很香口啊!)
不過整頓晚餐最美中不足的是坐位問題,因為地方比較狹窄,坐在盡頭靠廚房的位置常常要讓給老闆娘進出。 而 Openrice 上寫到這裡坐位有 20? 嗯嗯,很值得再去幫襯數一數是否能夠容納 20 人坐下啊! 希望老闆娘能夠盡快把餐廳擴充啦!
2010年12月19日星期日
蒲台島
一個月前計劃的蒲台島之旅由原來五人增至八人,再由出發前一晚減至六人再剩下出發當天的五人,真的是世事難料!
出發之前在網上做 research, 香港仔和赤柱都有去蒲台島的街渡,由香港仔出發的話,船程一小時,而赤柱只需半小時,所以我們選擇在較近中環的赤柱美利樓上船。 大清早約好 8.30a.m 在中環交易廣場三期的巴士站集合,坐 260 號 (特快) 到赤柱,網上稱車程約五十分鐘至一小時,但原來巴士也可以跟小巴一樣,在又彎曲又狹窄的港島車路上飛行,大約半小時,我們已經到達赤柱!
比預期早了半個小時到達,我們無無聊聊四周走走,步行到美利樓的卜公碼頭後,看見有漁民在船上即席賣魚,亦看到不少人購買,不知道是否真的又平又新鮮呢?
離 10a.m 開船還有十分鐘的時間,大家便爭相在上船位置「排隊」,因街渡只可坐 109人,坐位先到先得 (擔心沒有位子的話,亦可以先在銀行過數買票)。 半小時船程,便到達這個位於香港最南的小島。 甫下船,就看見有人在賣蒲台名產 – 紫菜、昆布等,之後就是蚊型士多「妹記」。 以「妹記」為中心,有兩條分岔路,左邊往天后廟、巫氏古宅等,而直去就是燈塔、石刻、僧人石等。 基本上浦台島遊是環島繞一圈走,從那邊開始走也不是什麼問題,不過由地圖上看,從左邊出發的話,上山的路應該會比較易走。
Skip 了天后廟及那邊的響螺石 (街渡駛向碼頭時,只要留意島的左邊,就能看到響螺石),向浦台學校方向拾級而上,大約廿十分鐘,便到達巫氏鬼屋。這裡的指示其實都幾攪笑,一方面豎立警告牌「此乃私人物業 未經業主同意 善闖入實屬違法」,但又有路牌寫著去巫氏古宅需時 13 分鍾,那究竟是否鼓勵遊客進入鬼屋參觀的同時,又警告大家「有咩事係你自己攞黎」?
說到鬼屋,當然有 N 個版本,其中一個是在七、八十年前,有一家姓巫的有錢人搬到蒲台島,住了不久後全家人突然一夜消失,自此這裡就成為陰森恐怖、生人勿近的地方 ; 而另外一個則是要由百多年前說起: 一位來自廣東惠陽的巫氏人士百多年前在島上定居,他的後人在 30 年代在香港經商致富,於是回島上起大屋、花園、池塘作退休之用,怎知道被賊匪洗劫,幸好巫氏當晚在另一村民家中聚舊,避過此劫,但巫氏決定放棄大屋,不再回來。 而這座荒廢了的住宅便成了人們眼中的鬼屋。
由古宅的入口處來看,也感受到以前住在這裡的必定是有錢人。 經過滿旁雜草叢生的小路後,見到類似池塘的物體,再走過以橫放的石磚作小橋,終於抵達傳說中的鬼屋門前。鬼屋比起想像中的要小,大門前內外滿地都是瓦礫碎石,牆身亦被樹根包圍住,有意無意將外人興古宅隔離。 我們一行五人就在這個全島最荒蕪毀壞的地方,拍了一張全體照 (點解要咁做?) ,四周看一看,便繼續往其他景點進發。
離開古宅,仍然是上山路,不同之前的拾級而上,眼前的是有點難行的磐石堆,也叫做長石排,遠望右方,可以看到山林裡的棺材石,一不留神,確實很容易錯過。 也是因為這裡的長石排和棺材石,被認為風水不好,以致鬼屋傳說更為言之鑿鑿。 走了一大段上斜山路後,見到磨石頂 (天外飛來的大石!!!),就來到觀日亭,聽說此處是(非法)露營人士觀賞日出的好地方,稍作休息後,我們便繼續出發。
磨石頂
觀日亭以後的都是下山路段,也是長命落山斜,一級一級的走下去,走到不知何時何日,走到我膝部疼痛。 來到第二個位於兩個狹谷之間的涼亭後,我們不知死活的坐在那裡開餐,一坐下來才發現這裡極其大風,大家的頭也給狂風吹歪且不再屬於自己!
補充體力過後,我們便開始亂認石頭,龜龜石、僧人石、大手掌都是一眼望到,但我們實在太過沒有幻想力的關係,什麼熊仔送客、 孖仔呀,大笨象之類的石頭,通通聯想不到。 而最著名的靈龜跟僧人石背後也有一個故事,話說很久以前,有位僧人在此講道,連大海裡的龜也被吸引上岸,一個講得動聽、一個聽得入神,最後雙雙化石! (OMG, what a tragedy!)
靈龜
僧人
繼續走到南角咀 – 香港的南極,比起台灣的最南點,這裡一點也不好走,手腳並用的爬高爬低,一個不小心便會拋進大海內。
感受過香港的最南點後,原路走回石屎大路,來到長年受海浪沖擊而形成的佛手岩,不用靠什麼想像力,一眼就知道這是大佛的手掌。
佛手岩後的蒲台島石刻就是此島的最後一個景點,由於大家都有點餓,再加上我們已經看過最大的東龍島石刻,對於這個有3000 年、香港史前時期的石刻,也沒有太大興趣。 不過如果將來有機會再去的話,也可以去看一看,聽說那一組石刻,呈不同圖案:其中一組類似動物和魚類,而另一組則呈連鎖螺旋圖形。 對於這一組石刻,漁民流傳的故事又不同: 他們說上面刻了鬼字,誰人能夠解說這些鬼字,就可以得到寶藏 (那來那麼多的寶藏?)。
回到「妹記」,吃過婆婆煮的公仔面填肚後,就乘坐 3p.m 船回程。 蒲台島風光景色真的不錯,強風加上海浪的破壞,造成了陡峭崎嶇的海岸線及奇形怪狀的花崗岩,令人大開眼界。 也很 surprised 浦台島的沿途指示比起很多行山熱點更清晰,山路更完善,不過整個島上也沒有樹蔭,所以在夏天遊覽時要小心中暑! (P.S 島上有另外一條較崎嶇的山路可看到另一名石 - 孔子石,由天后廟那邊開始。)
說到鬼屋,當然有 N 個版本,其中一個是在七、八十年前,有一家姓巫的有錢人搬到蒲台島,住了不久後全家人突然一夜消失,自此這裡就成為陰森恐怖、生人勿近的地方 ; 而另外一個則是要由百多年前說起: 一位來自廣東惠陽的巫氏人士百多年前在島上定居,他的後人在 30 年代在香港經商致富,於是回島上起大屋、花園、池塘作退休之用,怎知道被賊匪洗劫,幸好巫氏當晚在另一村民家中聚舊,避過此劫,但巫氏決定放棄大屋,不再回來。 而這座荒廢了的住宅便成了人們眼中的鬼屋。
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
Brunch Club & Supper
在這裡吃 brunch, 就等於吃這間餐廳的環境和格調。 接近中午時份,餐廳極其多人,幸好我們坐在靠窗的位置,算是可以靜靜聊天。 Thank you for the lovely gift!!! Twenty-two Years !!! I can't believe it neither hahaha!!!
整體來說,這間餐廳是 OKAY 啦,不是 Openrice 所說的那麼棒,食物賣相雖吸引,但是我覺得貨色很一般 (if compared with its price). 連我最喜歡吃的炒蛋也是弄得中規中矩,個人意見: 如果要比較,我比較喜愛大家樂北海道牛乳炒蛋 & 澳洲牛奶公司的炒蛋。 不過朋友說她那杯 Flat White 很不俗! 而我的 Cappuccino 就過得去啦。
至於 service, 我們倆都要舉牌給它一個非常低的分數,一個個不是沒睡醒就是在夢遊,跟 First Cup Coffee 的一人管理比較,這裡的姐姐仔都不合格!
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
聖誕剪紙藝 (1)
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
低 B 仔
在 Muji 買了一套睡衣給老爸,平常人收到禮物時,多數會說「多謝」又或者會問「是什麼東西」之類,而我那可愛的老爸在我手上拿過禮物後,第一句話竟然是說: 「在那裡買的?」。 O 哂嘴! 你覺得我會買 cheap 野俾你咩? 沒他那麼好氣。 見他沒有即時拆開,把它放在一旁繼續看電視,心裡不是味兒, 心想: 「你這一個 cool 到爆的老爸真的要慶幸有我這樣善解人意的女兒。」
晚飯過後,他拆開禮物並立即穿上 (吃飽後才有氣力換衣服? ) ,他雖沒有表示喜不喜歡這禮物,不過看睡衣挺合適他的,還是不得不讚自己好眼光,嘻嘻。 之後媽告訴我,連續幾個早上,老爸也是滿心歡喜的,說有件睡衣真好。 喜歡就應該跟我說嘛.....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父親」這種生物都是奇怪的,骨子裡的古板總讓他不想在子女面前流露真感情。 今次很同意老媽說的金句: 「你睇佢著住套格仔睡衣四圍走,真係成個低 B 仔咁」。
晚飯過後,他拆開禮物並立即穿上 (吃飽後才有氣力換衣服? ) ,他雖沒有表示喜不喜歡這禮物,不過看睡衣挺合適他的,還是不得不讚自己好眼光,嘻嘻。 之後媽告訴我,連續幾個早上,老爸也是滿心歡喜的,說有件睡衣真好。 喜歡就應該跟我說嘛.....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父親」這種生物都是奇怪的,骨子裡的古板總讓他不想在子女面前流露真感情。 今次很同意老媽說的金句: 「你睇佢著住套格仔睡衣四圍走,真係成個低 B 仔咁」。
2010年12月12日星期日
為食篇
2010年12月11日星期六
deTour 2010 x Victoria Prison x Slim Taste
之前錯過了中環域多利監獄的開放日,今年 deTour 2010 在這座逾一百六十年歷史的監獄作展覽,當然不能再錯過。
出發之前,還以為域多利監獄就在域多利道,原來監獄位置是在奧卑利街斜路的山腰上,屬於舊中區警署的一部分,由中環站走上去只不過是十分鐘路程。監獄跟旁邊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格格不入,不過在這黃金地段豎立著維多利亞式的古典建築,又份外特別,不其然令人想起昔日香港被英國統治的時候。
展覽品放於監獄不同的地方,在這個有百多年歷史的監獄觀賞不同設計師的創意品另有一番味道,每件展品都別出心裁,我最喜歡的是帶有環保意念的主題,就好像這間房間的兩面牆都掛上各式各樣的紙袋,原來我們每買一件東西時,都付上了一定不必要的費用,望著掛滿牆上一個個印有不同品牌的紙袋,確是提醒我們自備購物袋的好方法。

之後參觀了飯堂、各個囚室等地方,天呀,那些囚室的環境,尤其複式囚室小得實在可憐,我想像不到當炎熱夏天時,兩個人同時被困在這不到 30 呎的地方生活是怎樣?
我覺得監獄這個地方應該定期開放給辦學團體參觀,讓小朋友細細個就知道不要作姦犯科,否則下場坎坷。
走遍了整個監獄後,我們便到士丹利街的 Slim Taste 吃午飯。 這間以紙藝作主題的餐廳很特別,連椅、桌、窗廉等也是用紙做的,除了主打有機食品之外,還有其他紙藝品出售,好特別的一個用餐地方。
回到女友家,拿出在 deTour 2010 會場的一張針孔照相機製作紙,跟著 facebook 上 instructions 左摺右疊,本來以為很簡單,但卻看得我頭暈眼花,完全沒心機做下去,摺了第一下,就扔給女友繼續努力,花了好久時間,終於完成!!! 我是很懷疑這個照相機是怎麼操作的,不過根據 instructions, 加上兩卷菲林後就應該可以拍照,但是,現在還有人用菲林嗎?
訂閱:
文章 (Atom)